邹平217个“共富农场”拓宽增收路径

新邹平网2023-06-02 08:42:53作者:邹平融媒来源:邹平融媒

5月23日,在邹平市九户镇黄家村,连片的麦田已泛出金黄。“再过半个月左右,麦子就要成熟了。”黄家村党支部书记黄光明期盼着今年的丰收。
  2022年4月,黄家村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了370亩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由村集体统一经营管理,去年为村集体增收10万余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收”。
  这得益于邹平市探索建设的农村“共富农场”模式。
  近年来,邹平市引导镇村打造“共富农场”,带动共同富裕。“我们建立‘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发展新模式,组织各主体共同探索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高、社会化服务质量优、增收效果显著的新路子。”邹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两新组织工委书记王凯说,各镇(街道)党(工)委负责统筹,鼓励村民将土地流转给村集体,村党支部成立合作社经营流转土地。合作社可自主经营,或是交给社会化服务组织托管。
  去年,焦桥镇郭家村党支部领办成信农业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流转土地745亩,与邹平市供销社签订半托管协议,种植蜡质玉米。“每亩地节省种植成本约30%,效果很好。”郭家村党支部书记张成林说,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种地成本,还减少了种植风险。供销社全程提供科学化、精细化的农业技术指导和管理,让他们很放心。
  今年43岁的李峰是郭家村村民,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自己种地,种、采、收每个环节都得花钱,算下来,一亩地的成本最少也得五六百块钱。现在把土地流转出去,咱做‘甩手掌柜’就好了。”现在他在镇上的工厂打打工,每个月还能赚4000元左右。
  目前,邹平市累计流转土地69.81万亩,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化率达75.23%。
  鼓励引导各村集体因地制宜种植特色农产品,拓宽增收路径,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是邹平市打造“共富农场”的另一重要方式。
  在孙镇怀家村的麦田里,十几名村民正忙着给瓜蒌吊秧。“这是我们的粮药间作特色种植基地,夏天架下收小麦,秋天架上收瓜蒌。”怀家村党支部书记怀宝祥说。
  近年来,怀家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小麦与瓜蒌套种的特色种植方式,实现“一地多收”。2021年,实地考察后,怀家村与安徽满园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引进瓜蒌苗,进行100亩小规模种植。“没想到,第一年我们试种的瓜蒌就迎来丰收,合作社增收了12万元。”怀宝祥说,今年,他们把种植规模扩大到500亩。
  同时,种植基地为本村及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一天能挣80块钱。”正在吊秧的怀家村村民杨美华高兴地说。
  截至目前,邹平市共建成“共富农场”217个,858个村全部实现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今年邹平力争村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下的村基本消除,集体收入过50万元的村达六成。
  “下一步,邹平市委组织部将对‘共富农场’示范教学点进行挂牌命名,建立月调度、季分析、半年观摩机制,适时发布邹平市共富项目地图,在全省形成叫得响的强村共富品牌。”王凯说。
   农村大众报记者 王 萌
   通讯员 李晓伟 李宣霖




注明:新邹平网转载其他媒体的稿件,旨在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服务大众,并不代表新邹平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方面的问题,请务必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