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中的“农”与“民”

新邹平网2023-09-15 09:02:54作者:邹平融媒来源:邹平融媒

  《尚书》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诸学之始”,内容包罗万千,蕴含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基因和生存智慧。其中,“农”与“民”的有关内容,奠定了中国农业的基础,对于乡村振兴也有很好的启迪意义。


图片


图片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国度,也是最早发明服务于农业生产二十四节气的国度。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来自于漫长的历史积淀。


  《尚书•无逸》记载:“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稼穑”泛指农业生产,讲的是当政者应知稼穑之艰难、百姓之不易;子孙后代更是不能只享安逸、不知农事。越是懂得农业耕种之艰难的国君,越能长久地治理好国家。而“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者,只会断送江山。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在尧舜时代,人们已经意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故将“食”放在了八政之首。


  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据说是帝舜任用后稷为农官时的命辞,其意为“粮食是治国安民的第一件大事”。“食”中不仅蕴藏生存之道,还蕴含着发展之道,是国家稳定、人民幸福之基础。


  到了《尚书·尧典》,则载有“(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此时已开始总结四时规律,遵照规律耕种以保证生产顺利。


  到《尚书•禹贡》之时,已经对“九州”土地等级、土壤情况等有较为详细的勘测、记录,根据土壤性质确定农田等级并作为赋税缴纳的标准和依据。其中,关于土壤的称呼有壤、坟、垆等,指的是土壤的水文灌溉情况和耕种条件。这意味着,此时的人们已经开始依靠自身地域优势、地力条件发展农业。


  古为今用,今天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必须依据土壤自然特性有序安排生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图片


  《尚书·汤誓》记载:“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夏桀竭尽民力,为害夏都,而商汤在民众的支持下推翻了夏朝的统治。后来商纣残暴,民心丧失,最终又被拥有民心的周所取代。商初和周初的统治者们,开始意识到“民”的重要性,他们开始考虑,顺应天命的同时,也要注重民力,造福民众。


  《尚书•尧典》提及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克明俊德,《尚书•盘庚》说“重我民、无尽刘”,均认识到了实行德政的重要性。只有充分施以德政,才能集聚民力。


  《尚书•五子之歌》记载:“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表达了民为国家之主体,民安则国安。


  在《尚书·虞书·皋陶谟》中,“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强调知人善任。《皋陶谟》是皋陶向帝舜讲述其谋略的议事记录,民力的价值在社会发展中逐渐被肯定,对后世影响极大。


  这些都体现了《尚书》中的民本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克明俊德、重农裕农、慎罚宽民、忧劳逸戒等。


  任凭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尚书》中的“农”与“民”思想始终展现着非凡的生命力,至今仍然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图片

图源丨古建家园


  如因地因时制宜发展多种农业经营,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仍然被大力提倡。


  又如崇俭黜奢的思想,在人口压力增大、人地矛盾加剧的现代社会,亦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重农裕民”,至今犹是。“悠悠万事、粮安天下”,从古至今,农业一直在我国国计民生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农史专家樊志民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可以不知农、不事农,但是所有的人不要轻农,我们这样一个国家,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和三农有关,这样一个理念,实际上是中华民族一个伟大的理念,叫“食为政首”。


  这样一个理念,实际上正是《尚书》中重农思想的延续。


  新征程上,我们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古老的《尚书》告诉我们,找准产业振兴的发力点,离不开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自然法则。注重生态、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发展才能长远。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既要算经济账,也要算生态账,既要算眼前账,更要算长远账。

图片



注明:新邹平网转载其他媒体的稿件,旨在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服务大众,并不代表新邹平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方面的问题,请务必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