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关于全国无偿献血有关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新邹平网2019-06-12 17:26:13作者:韩苗苗来源:

2018年6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关于全国无偿献血有关工作情况发布会。

 

 

6月14日是第15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主题是“为他人着想 捐献热血 分享生命”。

 

无偿献血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动员和参与,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社会宣传动员尤为重要,只有让公民更多的了解无偿献血,才能理解、支持并积极参与到无偿献血中来。

 

会上,国家医政医管局领导对我国献血情况从三方面进行了介绍:

 

一、我国无偿献血取得显著成绩

无偿献血是一项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今年是我国《献血法》颁布实施20周年。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正式实施,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无偿献血制度。20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组织领导和有力推动下,在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下,我国无偿献血制度全面建立,血液管理制度体系和血站采供血服务体系日益完善,血液供应能力、血液安全水平和临床用血水平显著提高。全国无偿献血人次从1998年的32.8万上升到2017年的1459万,献血量从1998年的400万单位(800吨)提高到2017年的2478万单位(4956吨),献血量增加了5倍之多。2015年底实现血站核酸检测全覆盖,有效缩短了疾病传播的“窗口期”,血液供应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全球血液安全与供应报告》指出,中国在无偿献血总量、自愿无偿献血比例、血液质量安全水平、血液报废率、临床合理用血水平等方面,血液安全供应水平位居全球前列。保障血液安全供应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我们认为全球血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说到中国经验,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今年1-5月份,全国无偿献血人次和献血量持续增长,无偿献血人次达到596.5万,采血量达2065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6%和5.2%,其中机采血小板达到43.8万人次,采血量71.3万治疗量,较2017年同期分别增长7.6%和10%。

 

近年来,我们坚持“开源、节流、保安全”的工作思路,以“提升依法治理水平、提升血液供应水平、提升血液安全水平、提升合理用血水平”的“四提升”为主线,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不断完善血站服务体系。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了横线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血站服务体系。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设置血液中心32个,中心血站321个,中心血库99个;固定采血点1380个,比2012年增长41.3%。

 

第二,持续提升血液安全水平。完善血站技术规程、标准和规范,加强人员培训和考核,建立覆盖采供血全过程血液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并巩固血站核酸检测全覆盖(全世界仅24%的国家开展),基本阻断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经输血途径传播。通过“组团式”援藏,提高西藏血液安全能力,今年4月,西藏自治区血液中心独立开展血液核酸检测,至此,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具备核酸检测能力,我国血液安全保障能力迈入新台阶。

 

第三,建立血液应急调配机制。建立全国范围的血液预警与联动保障机制,针对重大活动、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以及血液偏型性、季节性、区域性紧张情况,建立国家和省际间血液调配制度,每年调配血液超过150余万单位,有力保障医疗救治和重大活动医疗保障。

 

第四,强化临床合理用血。健全临床合理用血制度,推广自体血回输、微创手术等节约用血技术。近5年,我国出院患者人均用血量、手术台均用血量分别降低20%和30%、自体血回输比例增长30%,不但节约了大量血液资源,而且降低了输血不良事件,显著提升了医疗安全水平。

 

二、弘扬无偿献血互助共济的无私奉献精神

血液不能人工合成、不可替代、不能长期保存,是宝贵的战略资源和稀缺资源。只有健康适龄公民捐献的合格血液才能给患者输注,才能最大限度防范经输血传播疾病,保护患者健康权益。血液安全供应保障是医疗服务的重要基础,血液保障不足将影响临床医疗救治和患者生命安全。无偿献血是保障血液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和公益活动,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项重要标志。《献血法》实施20年来,我国广大无偿献血者用无私奉献挽救了千千万万患者的生命,用互助共济传递着人间友爱、真情与社会正能量,用爱心谱写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弘扬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彰显了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精神。

 

目前,我国血液保障能力基本可以满足临床需要,但这是一种“紧平衡”状态。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人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带来的人口老年化,二孩政策全面实施带来的大龄高危产妇数量增加,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带来的医疗服务量持续增长等,对血液供应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国内外科学研究和长期实践都已证明,定期、适量献血不仅无损身体健康,还能获得助人后的喜悦和生命的升华,促进心理健康。此外,根据《献血法》和各地法规规定,献血者还享有免费、优先用血的权利。可以说,无偿献血是利国利民、利人利己的好事和善举。在此,我真诚地呼吁和倡议,全社会大力弘扬无偿献血互助共济的奉献精神,传递爱心和社会正能量,让更多健康适龄公民加入无偿献血队伍中来,伸出你们的胳膊,献出有温情的血液,挽救别人的生命。

 

三、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会同相关部门按照“科学发展、统筹协调、公平可及、安全有效”的原则,推动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献血法》,进一步完善无偿献血法制和长效机制建设,强化无偿献血宣传动员,健全血液保障制度,全面推进临床合理用血,争取到2020年献血率达到15/千人口,临床用血100%来自于自愿无偿献血,血液安全和临床合理用血水平进一步提升。重点做好以下几件事:

 

第一,做好无偿献血宣传动员。今年是《献血法》实施20周年,我委将会同中国红十字会等部门在7-9月份开展《献血法》实施20周年宣传季活动,组织开展“寻找感人献血者、志愿者”、评选明星采血班组等活动;6月14日,在四川成都开展世界献血者日主场活动,各地也会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此外,我们还邀请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播海霞、演员吴京、张翰、菅韧姿等作为国家无偿献血宣传员,印发了全国统一的宣传海报,也制作了无偿献血公益广告。

 

这些宣传工作将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无偿献血。下一步,还将探索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开展精准化无偿献血宣传,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第二,加快血液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建立全国血液管理信息互联互通工作,实现血站之间、血站与医疗机构之间血液信息的共享共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血液的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提升对献血者的服务水平,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监督管理,完善血液预警和风险监测机制,健全不适宜献血人群屏蔽制度,保障血液质量安全。

 

第三,提升血液保障能力。以临床需求为中心,指导血站提供适宜的血液品种,包括适于儿童治疗的小包装血液。提升无偿献血服务水平,扩大固定献血者规模,健全个人自愿无偿献血和团体自愿无偿献血相结合的献血模式,确保“淡季”血液保障。

 

第四,推进临床合理用血。开展以单病种为基础的临床用血合理评价工作,继续加大临床用血管理力度,进一步推动自体血回输技术的临床应用,实现外科手术用血最小化、临床用血精准化和质量效益最大化。指导医疗机构开展患者血液管理,针对高危孕产妇、血液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建立个体化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安全。

注明:新邹平网转载其他媒体的稿件,旨在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服务大众,并不代表新邹平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方面的问题,请务必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相关新闻